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学生睡眠管理规定
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学生发展为本,为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,提高睡眠质量,建立了学生睡眠管理机制,家校联手共育,切实把学生睡眠管理落到实处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现就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具体规定如下:
一、分层开展科学睡眠重要性宣传教育
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,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、骨骼生长、视力保护、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。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、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,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、心理健康教育、班团队活动、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、家长会等多种途径,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,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,提高教师思想认识,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,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。
二、加强学生睡眠时间宣传,助力睡眠管理工作实施
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,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,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,学校、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,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。
三、合理规划学校作息时间,确保睡眠管理工作实施
学校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,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:20,中学不早于8:00;学校不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,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,学校提前开门、妥善安置;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,学校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,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。
四、加强课堂设计和作业统筹管理,有效确保学生睡眠时间
分层授课与分层作业并行施策。深化“新基础教育”改革,聚焦组建共同成长小组,聚焦学生个体差异,精准分析学情,采用分层授课方式,教师在备课、授课各环节对不同层次学生的,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,提供不同的学科学法指导,让学生掌握适且学习方法,提高学习效率。如,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,采用异质分组,以强带弱,形成团队互助,共同提高。
加强作业统筹管理,健全作业管理办法,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,教学处严格控制作业总量,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统筹作业时间,各学科教研组、备课组认真筛选作业内容,在作业难度和广度上体现分层区别,不布置机械性、惩罚性作业,保证学生“做有所得”,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,缓解学生学业压力。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,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、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,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,挤占正常睡眠时间。不得以课前预习、课后巩固、作业练习、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,有效促进学生睡眠质量提升。
五、家校合力,培养良好睡眠习惯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
上好心理课,重视青春期阶段学生生理、心理变化,每班由专职心理教师开设一节心理课,并设置校园心理辅导站,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,学会应对心理危机、克服烦恼、控制愤怒、消除嫉妒情绪,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。
上好体育课,强化“健康第一”理念,开齐开足开好艺体和劳动课程,丰富体、艺社团活动,落实每天1 小时阳光体育活动,实施一天两个大课间活动计划,提供节假日个性化运动处方,指导学生科学体育锻炼,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。
加强家校沟通,坚持办好家长学校,开展家长大讲堂,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睡眠管理,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树立科学健康观、睡眠观,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和科学生活方式。
六、家校合力,促学生按时就寝
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,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、午休时间等实际,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,促进学生自主管理、规律作息、按时就寝。小学生就寝时间不晚于20:00;初中生不晚于20:55;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,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,确保充足睡眠;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,加强学业辅导,提出改进策略,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。
七、关注学生状态,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
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,对睡眠不足的,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。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,坚持劳逸结合、适度锻炼。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,确保学生身心放松、按时安静就寝。
八、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,确保落实到位
学校高度重视做好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,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、针对性和实效性。确保要求落实到位,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。
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
2021年8月30日